企业家该如何厘清水泥行业新常态
发布时间:[2015/6/1 9:17:00] 新闻来源:水泥商情网
      投资搞大基建,首当要解决地方债问题,政府近期推出了PPP(官民合作投资)、ABS(信贷资产证券化)、地方债成为银行抵押品,都意在拉动投资需求。但产能过剩,企业无效益,也就不敢再投资,没有投资项目,政府放贷增加的流动性很多都进股市了。
      今年4月份,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130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7.0%;销售额5716亿元,增长13.3%。第一季度,新增房地产贷款 9935亿元,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 27%,比上年同期占比水平高0.6 个百分点。房地产的表现将在短期内给经济带来支撑,这也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结果。房地产投资中的水泥消费占水泥总产量的40%,房地产的崩盘也就意味着水泥行业的崩盘,大企业死的更快。关注房地产的政策动向和数据信息对于水泥大企业是非常重要的。
      投资是企业家的天性,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去投资是遏制新增产能、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。主导区域市场格局,通过限产求得供需相对平衡,维护行业基本利益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。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,企业家的理性思考可以放大影响力,南方夏季用电高峰限产,北方地区错峰生产都是很好的例证。销量不增长,如何保效益?需要企业家的理性思考,主动限产是企业唯一能做到的事。将限产保效益作为行业自律的行为,让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,地方行业协会就要发挥作用。一个省做了还不行,还要放大到一个大区域联动,直至成为整个行业的自律行为。
      需求萎缩,市场竞争加剧,更显企业的竞争实力。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费以控制生产成本;通过管理提升,努力降低财务成本是应对市场价格战的基础。调整企业发展战略,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是企业应对经济下行时的需要。“以静制动”的企业早晚会被淘汰出局。
      在市场竞争中靠打价格战是最低级、最传统的营销策略。它说明产品的技术含量低、经营者的意识和无奈。绝大多数水泥企业都有“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,企业利益融于行业利益”的概念,这也是水泥行业在我国现今制造业中还保持较好利润率的根源。靠低价抢市场份额为同行所憎恨,更何况现今的水泥市场需求与价格高低已没有更显然的直接关系。最让人担心的是大企业之间的价格战,让利下游,自己兄弟两败俱伤,相煎何太急!做一个在行业中受人尊重的企业,做一个以德服人的企业家,建设一个有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企业,路还远。
      面对产能严重过剩,企业家和大企业是可以有主动作为的。化解产能过剩最终靠的就是企业家的理性和大企业的市场主导作用。
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下一页]
Website Design